@gelmannt2年前
在 2014 年舰娘迅速蹿红时,有人讨论过舰娘这款页游与日本其他页游以及手游在氪金上的最大不同就是对于氪金玩家和非氪金玩家是比较公平的,无论是否氪金大家造船都是在同一个奖池中,掉率并没有照顾氪金玩家。而最近关于手游氪金方面最大的争议大概就是《碧蓝幻想》的新年 SSR 神奇的掉率,按照同事的说法现在玩手游就是为了刷初始、抽卡,有人对氪金抽卡乐此不疲也有人对氪金抽卡感到绝望以至于愤怒,而最近一位泰国阿宅发表了一段关于自己出坑日本线上游戏的影片引起了日本阿宅的关注,在这段影片中泰国阿宅称「把付费抽卡比拟为赌博,是对赌博的侮辱!」
以下为本文作者神楽坂雯麗于其个人博客雯麗萌所原创内容,全文转载
这两天,一份在 Slideshare 上发表的投影片「某个泰国阿宅脱离数个日本线上游戏过程的故事(あるタイ人オタクが数々の日本のオンラインゲームを辞めた経纬の话)」在日本游戏圈与宅圈流传着。
这份投影片的作者 Matumit Sombunjaroen 本身也是游戏开发者,同时是一个自认与公认的阿宅。由于他身为(对日本市场来说)典型的「海外」玩家,其经历和感想应该与不少台湾日系手机游戏爱好者有共同之处,因此这份由泰国玩家以日文写就的投影片,也相当具有参考性及作者独到且沈痛的幽默感。
付费转蛋为什么烂透了?
作者一开始就强调,虽然评论(日系)手机游戏或社交游戏,常常会得出「日本游戏已经落后世界脚步」或「课金(付费)转蛋抽卡等同赌博」这样的结论,但他所要强调的并不是这些常见的说法,而是「付费转蛋为什么烂透了」;作者详细的罗列了几个他近年曾经玩过(也付费过),如今已经放弃的卡牌游戏,放弃的理由则可归纳为以下所列:
1、花了相当程度的金钱却抽不到想要的角色。
2、为了开启并阅读特定角色的剧情,必须要抽中该角色,但该角色出现在角色池中的时间却又有所限制,一旦错过便永无机会,不同角色间具有连续性的故事因此永远无法完整阅读体验。
3、在新游戏上架的首抽便感觉不对劲,故直接放弃该游戏。
4、由于机率不透明、系统问题又一再发生,且与游戏运营方沟通的经验非常恶劣,导致他最后完全对手机卡牌游戏失去信心,彻底放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放弃游戏本身之外,作者更提到由于这一类的不愉快,经常导致他对于连与该游戏相关的实体产品(原作相关书籍、动画 BD 光碟或黏土人玩具、高价的 PVC 人偶等)都失去兴致,而随着放弃游戏将其草草变卖或舍弃。我们已经逐渐习以为常的「游戏——虚拟角色——实体周边」获利模式,甚至也成了黑箱机率下的共犯结构,而使作者从喜爱非常到倒尽胃口,最后将其去之而后快。
别人的失败就是我的快乐?抽卡实况
作者回顾他在每个游戏上所花费的从数千到五万日元不等的课金额,也用非常具体的方式比较出,假如这些金钱用于其他用途,能够买到或换取何种具有实质回报的娱乐。就目前主流的日本手机游戏来说,课金额往往动辄数万日元,在特定热门游戏举办活动时,甚至出现一掷千金数十万日元,只为了抽到某个强力或稀有的角色;而这种俗称「课长」的高额付费玩家,除了是游戏公司眼中的金鸡母之外,甚至能够将自己的付费抽卡过程透过诸如 Twitch 之类的服务,直播给网路上的同好或观众围观。
这种奇景甚至本身也已经自成一种娱乐,在 YouTube 或 Niconico 等影片网站上,只要搜寻「ガチャ実况(抽卡实况)」之类的关键字,就能找到许多这种(多半结果惨不忍睹的)片段。
有趣又略带残酷的是,总是那些课金金额超乎寻常地高,最后又一无所得的失败实况,获得最高的点阅率及注目,甚至还有直播者的名字因为这类壮观的失败而短暂地登上日本 Yahoo 首页及 Twitter Trend,堪称黑白郎君名言「别人的失败就是我的快乐」在数字时代的最佳写照。
回到这位泰国玩家身上,他在举出这些令人丧气的事件之外,也提出了一个他认为是正面的例子,也就是在前一段时间可能因为酷似「雾岛」的蔡英文,而被台湾社会广泛注意到的网页游戏「舰队 Collection(舰队收藏)」。
「舰队收藏」一样有付费机制,但玩家并无法透过金钱来直接抽取强力或稀有的角色。玩家在这一游戏中所付费购买的,只有能节省游戏时间的虚拟资源、存放舰娘角色的空位等等;因此,即使完全不付费也能完整享受「舰队收藏」,只是会耗费更多时间,或是必须暂时性地在喜爱的角色之间做出取舍,或者必须放弃某些资源消耗量大的游戏中活动;但并不会造成如前所述手机游戏等会发生的永久无法弥补或挽回的遗憾。
Matumit Sombunjaroen 认为,这样的付费模式让他心甘情愿,因为跟机率不透明、结果难以预期的转蛋抽卡比起来,他在「舰队收藏」中完全可以预期自己所付出的金额,能够取得什么样的利益与回报。为了取得想要的报酬,玩家可以投资一定金额来累积资源,之后便看自己的智慧、努力、战略与运气来奋斗。
自然,「舰队收藏」也具有相当的随机性,作者本身也坦承在 2015 年的夏季活动中,他课金了三万五千日元,最后还是没能获得活动报酬的特殊舰娘(照月),因此很多读者未必同意他对「舰队收藏」的评价,但就游戏中付费物品的期待值与结果来说,Matumit Sombunjaroen 的叙述基本上符合事实。
把付费转蛋比拟为赌博,是对赌博的侮辱
Matumit Sombunjaroen 的这一结论,是整部投影片的重点。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指出,假如他想要以赌博来娱乐,他完全可以用等同或高于在手机游戏上付费的金额,买机票直飞赌城来真正放手一搏。
与转蛋抽卡相较之下,国际性的观光赌场有着更加严密且公认的游戏规则,他甚至还能期待有些许获利;即使输掉赌局,也是确实技不如人、运气不佳,就算这样,也能够享受到完整的娱乐过程;而面对问题重重、机率不明且解释权一概操纵在游戏营运商的付费转蛋,玩家往往被单方面强加对自己不利的规则与条件,根本不成其为赌博。
作者表示,促使他做出放弃这些手机游戏的决定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对所付出的金额是否得到合理的对价结果感到疑问。但当他就这些问题的法律层面求教于律师时,又在律师事务所及日本消费者中心(类似消协的机构)之间被当成皮球踢来踢去,因而感受到了深刻的绝望。他认为假如要精算这些虚拟角色的单价,日本手机游戏角色在世界上绝对是不划算的投资物件。
针对这一份批判性强烈的简报,日本线上书签网站 Hatena Bookmark 的使用者也有正反不一的评论。有些读者指出这纯粹是因为 Matumit Sombunjaroen 只是一个典型的不把图鉴填满不舒服的强迫症玩家,也有人认为他只是没有选游戏的眼光,所投入的都是一些评价本来就不佳的手机游戏;另一方面,也有读者相当认同他「把付费转蛋比拟为赌博,是对赌博的侮辱」这一结论,表示这位泰国玩家是日本游戏业界「火耕商法(焼き畑农业,意指刀耕火种般压榨玩家的商业行为)」环境下的无辜受害者。
手机游戏兴起已经不是新闻,游戏内付费也已经是现代人网路生活的一部分,在精心制作的单机卖断游戏越来越难得、追加下载内容(DLC)反客为主的趋势之下,玩家与手机游戏营运方围绕着机率、运气、法规与荷包的这一场(单方向的)痛苦拉锯,在可预见的未来应该还看不见尽头。
本文原作者:神楽坂雯麗
原文出自原作者个人博客:雯麗萌
我怎么就管不住这手呢,把付费抽卡比拟为赌博,是对赌博的侮辱?
-
-
现在的重度手游已经在向这靠拢了,抽卡抽不出最顶级的,剩下的要靠升级培养,这样可以大大延长游戏寿命
-
我去,不要再说蔡英文像雾岛了,都什么眼神?!!
-
[懒得理你]舰娘要把脸提到最前面
-
想起拿生命做视频的UP,右小死视频的一句话,“每个策划都有自己的KPI,当他KPI不达标很可能就要换策划,上层只看KPI。真正想做一个良心策划的人,都会被现实活活逼着就范。”(大概这样)
-
碧蓝幻想其实是最良心的,因为有ssr自选
打倒黄赌徒!反对人种歧视!